文法学院全体外语老师参加多语种系列教材教师线上培训

发布时间:2022-08-12 15:14:19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版本进高校进校园进课堂(“三进”)的工作总体要求,2022年8月5日至6日,文法学院全体外语教师参加了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组织的《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教师线上培训,聚焦学习了英语读写教程、英语演讲教程和汉英翻译教程等三门课程,全面系统学习了系列教材的整体理念、教学要求和教学示范等。
       通过两天的系统培训,老师们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和专题辅导,以及听说读写译的课程。将它们二者的融会贯通、帮助学生构建新型的外语教育的自主知识体系,开展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帮助学生们在未来更好地,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文明互鉴,在国际舞台上有源源不断的家国情怀、有国际视野、有扎实基本功的人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通过两天的培训,老师们完成了相关学习任务并获得相应证书,同时老师们也表示通过本次学习收获丰富!



      胡明珠表示:通过两天的培训,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此次培训内容丰富,讲解十分透彻。特别是对“三进”工作的具体要求做了深入的介绍,让我们进一步清晰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具体路径。课程中涉及到的对外语类教师的专项培训,如《英语读写》、《英语演讲》、《汉英翻译》、《口译》和《笔译》等课程教材的选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示范等,为我们外语类教师深入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使命和责任,在教学中发挥好外语类课程的工具性、人文性、国际性的特征,讲好中国故事,传达中国声音等起到了桥梁作用。
      林启磊表示:“大学英语”这一课程,不仅仅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也应成为“中国故事”的“话筒”——在传播优秀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大学英语”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为重点。首先,“大学英语”应该充分兼顾“实用性”和“人文性”;其次,教师必须要有“思政”自觉、“文化”自信和“育人”意识,不断深化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特征与学生年龄特征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最后,作为一门通用通识课程,必须结合当代信息化格局,构建课堂、网络、实践“三元一体”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
      董玉芳表示:2022年8月5日6日,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开展了为期两天的《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任课教师培训。通过本次培训我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时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求,深入理解了“三进”工作要求和《理解当然中国》系列课程要求,并且对教材体系有了新的认识,全面了解了本语种系列教材的整体结构、编写理念与教学要求,掌握了新的教学方法,总体来说,获益良多。这次培训有助于我今后在英语教学中提升“三进”教学工作实效。
      徐巧燕表示:这两天的线上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三进”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刻理解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的重要性。经过这次比较系统地学习,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不断提高育人育才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当代中国;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不断引导学生系统学习、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
      王运华表示:8月6日上午在高等学校“理的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使用培训中,我对主讲老师讲述的教学原则颇有感触。首先要细读原着,理解中国。引导学生通过深入阅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方面,掌握其基本观点和内在逻辑,理解中国理论与中国实践。产出导向,讲述中国。以任务为导向,通过主题内容学习和演讲技能训练,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产出任务,提高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合作探究,融合发展。贯彻“学习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多样化小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研讨与合作探究中提升英语表达与沟通能力,促进跨文化演讲能力,思辨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融合发展。此次培训,我收获颇多,今后将在教学中进行实践。
      随着中国日益走向国际舞台的核心位置,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也承载着重要的使命,为了更好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我院外语老师也表示必将以此为契机,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断摸索,培育出一代代适应现当代节奏高素质高能力的外语人才。

电联:0591-83609950/83908771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永泰葛岭学院路1号 邮编:350715
版权所有©福州工商学院文法学院